增益2次-為什麼孩子總是抓不到重點?

五大「抓重點」技巧,讓孩子學習事半功倍


抓不到重點?三大常見錯誤解析

在學習的過程中,許多孩子會犯以下這三種錯誤,導致學習效果大打折扣:

1. 逐字抄寫,等於沒學到!

不少孩子習慣將老師上課的內容一字不漏地抄下來,以為這樣就能記住。但事實上,這樣的方式只是在「機械性記憶」,而非真正理解。當孩子只是在寫,而沒有思考,他們就很難提取出真正重要的知識點。

破解方法:學會標註法!
指導孩子使用螢光筆標記簡單符號來強調關鍵詞,例如:
✅ 重要概念 → 用不同顏色標記
✅ 公式/規則 → 畫框框
✅ 例子/應用 → 用箭頭連結概念


2. 只背不思考,考試全忘光!

許多學生習慣「背書」,但卻不理解內容的內在邏輯。一旦考試時換個方式出題,他們就無法應對。

破解方法:Feynman學習法
物理學家費曼(Richard Feynman)提出了一個超強學習技巧——用最簡單的話解釋概念

具體做法是:

✅ 讓孩子嘗試「教會」別人,比如向爸媽或弟弟妹妹解釋剛學到的知識。
✅ 如果講不出來,就代表孩子還不夠理解,應該回頭檢查自己卡在哪裡。

這種方法不但能幫助孩子抓住關鍵概念,還能強化記憶,真正做到學以致用!


3. 只看不練,學得再多都沒用!

有些孩子覺得只要把課本讀熟、筆記寫滿,就等於學會了。

但其實,學習不能只靠「輸入」,還需要「輸出」來驗證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了知識。

破解方法:三步驟「輸出學習法」
📌 第一步:閱讀重點整理(先理解大方向)
📌 第二步:用自己的話寫筆記(確保真正吸收)
📌 第三步:做題目檢驗自己(測試自己是否真的掌握)

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,不只是「看」課本,而是積極動手練習、歸納知識,這樣才能真正內化所學。

實戰演練:五大「抓重點」技巧,讓孩子學習事半功倍!

✅ 重點一: 標題拆解法:大綱式筆記

家長可以引導孩子,先看課本的章節標題,這些標題通常就是一課的核心重點。

例如:

✏️ 章節標題:「火山的形成與影響」
🔍 抓重點:「形成原因?影響是什麼?」

當孩子學會用問題的方式拆解標題,他們就能更有系統地吸收知識。


✅ 重點二:金字塔筆記法:從主題到細節

孩子在做筆記時,經常會寫得零散、沒有條理,導致考試前複習困難。家長可以教導他們使用「金字塔筆記法」:

📌 主題(最大標題) → 🔹 重點概念(次標題) → 📍 具體細節(小標)

例如學習「動物的分類」時,可以這樣整理:
動物分類(主題)
🔹 哺乳類 → 📍 特色:胎生、有毛髮
🔹 鳥類 → 📍 特色:有羽毛、會飛

這種方式能幫助孩子有邏輯地整理知識,避免筆記雜亂無章。


✅ 重點三:80/20法則:聚焦關鍵資訊

家長可以教導孩子「80/20法則」,也就是只專注學習內容中最重要的20%資訊,因為這部分通常決定了學習成果的80%。

考試常出現的概念
老師強調過的關鍵字
圖表、範例和公式

讓孩子專注於這些部分,不再浪費時間在過於瑣碎的資訊上。


✅ 重點四:視覺化記憶:心智圖學習

對於視覺型學習者來說,傳統的線性筆記可能不夠直觀,這時可以利用「心智圖」(Mind Map)來幫助孩子整理知識。

📌 核心主題放中央
📌 分支連接相關概念
📌 加上顏色、符號加強記憶

這樣孩子就能更直覺地理解學習內容,不容易忘記!


✅ 重點五:五分鐘複習法:避免臨時抱佛腳

研究顯示,學習後的5分鐘快速複習,能大幅提高記憶保留率!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在學完新知識後:

1分鐘回顧:重點有哪些?
2分鐘整理:寫下關鍵字或重點摘要。
2分鐘應用:試著用自己的話解釋內容。

每次上完課後,花短短5分鐘回顧,能讓孩子牢牢記住學習重點,不再考前抱佛腳!


幫助孩子掌握學習核心,不再無效努力!

學習不該只是埋頭苦讀,真正的關鍵在於「學會抓重點」。透過這些簡單又實用的方法,孩子可以更輕鬆地吸收知識,不再事倍功半!

👉 家長們不妨試試這些技巧,看看孩子的學習表現是否有所提升!

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,歡迎分享給更多需要的家長哦!😊


A side profile of a woman in a russet-colored turtleneck and white bag. She looks up with her eyes closed.

想了解更多嗎? 快來聯絡Lydia上課吧

— 曾奕Lydia, E2G創辦人